4月18日,首届“校园开放日”暨112周年校庆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,学校随即在东方红会议厅隆重举行《吴明珠传》首发仪式暨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赠书仪式。
吴明珠院士1953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前身之一的西南农学院,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同年级同学,我国著名园艺学家。她也是我国第一批奔赴新疆、献身中国边疆园艺事业的女科学家。她在新疆、海南岛两地南繁北育六十年,育成了“红心脆”、“含笑”、“皇后”、“芙蓉”、“郁金”等甜瓜新品种和早佳西瓜(84-24)等西瓜新品种,为发展新疆的瓜类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。1958年,她最早开始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,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,并在此后逐步建立了甜瓜育种和无土栽培的技术创新体系。曾获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、全国“三八”红旗手、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、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。
仪式由副校长丁忠民主持。88岁高龄的吴明珠院士亲临现场并发言,著名蚕学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我校家蚕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向仲怀教授等出席仪式。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局长王元晶、新疆农科院副院长康威、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辑宋毅、中国西甜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许勇教授,我校校长张卫国分别致辞或讲话,祝贺吴院士传记出版,对吴院士取得的卓越成就和高尚的学人品质给予高度赞赏,祝福吴院士健康。《吴明珠传》作者、新闻传媒学院陶红教授在仪式上介绍了该书写作情况。
吴明珠院士激励青年——
坚定自己的理想,只要坚持,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!
吴明珠院士在会上作了简短发言,她说: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点成就,是党培养了我,是学校哺育了我,使我能够一辈子专心从事园艺工作,这既是我的职责,也是祖国的需要,更是我的光荣!其实,在新疆,像我一样的科技工作者,有千千万万,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艰苦工作在农业第一线,工作在田间地头,我只是沧海一粟中的一滴水!
吴明珠说,做这本传记,主要目的就是反映在五十年代,国家建设的火热年代,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,从学校走向社会,逐渐锻炼和成长为一名边疆农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的心路历程。我希望今天的广大学生,能够继续发扬这种奋发建设我们祖国的精神,在校努力学习,毕业后勤奋工作,这样才对得起国家,对得起党,对得起我们的时代!
吴明珠说,我的特点就是:只要我认为是好的事情,我就会努力地去完成!我觉得要把瓜弄成什么形状,什么味道,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!遇到任何困难,我都不会屈服和改变!我想告诉年轻朋友们:坚定自己的理想,努力脚踏实地干下去!只要坚持,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!
向吴明珠院士学习!不忘初心,坚持梦想!
她终其一生,都在追求自己最初的理想,将青春和才华都奉献了戈壁。荒漠的孤独和险恶从来没有击退她的追求,维吾尔族人民为之动容,亲切地称她为“阿依木汗”(意思是月亮姑娘),夸她有金子般的心肠。恰好如她所言:“瓜是我的生命,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,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!”张卫国校长在会上讲话,号召全校师生向吴明珠院士学习,学习她不忘初心、坚守理想的情怀,学习她不畏艰险、勇追梦想的毅力,学习她不图名利、只为人民的境界!
《吴明珠传》展开“戈壁滩上的明珠”感动人生
《吴明珠传》作者陶红教授在会上介绍,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,从吴明珠院士的家庭环境、教育经历方面讲起,到鄯善戈壁、“南繁”基地的艰苦工作历程,再到吴明珠最终打造中国西甜瓜产业体系,完整叙述、详细介绍了吴明珠院士辉煌的一生。
陶红介绍说,受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编委会和西南大学所托撰写此书,历尽五年时间,收集和梳理吴院士的学术论文、个人档案、各个时期照片、对吴院士的新闻报道、吴院士学习、工作的学校和单位的相关历史资料,走访吐鲁番、库尔勒大漠、鄯善戈壁、南繁育种基地等吴明珠当年学习工作过的地方,还采访了吴院士的老领导、子女、老同学、老同事等人,整理采访录音、弥补资料的空缺,将它们编册成书。
陶红说,吴院士一生中最灿烂的岁月,也是传记中最突出描写的经历,就是“南繁北育”这一段。1955年,在吴明珠的软磨硬泡下,党组织终于批准她去新疆、去最基层工作,最后落户鄯善农技站。书中写道:“为了收集和整理散落的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,吴明珠一个南方小女子,和男技术员一起,带着一壶水、一块囊、一袋盐,顶着风沙烈日,走遍了吐鲁番地区的3个县的300多个生产队,一块瓜地、一块瓜地调查收集,花费三年多时间,整理出44个地方品种,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,是这些独特的种质资源,获得新生,重放异彩,有的成为最佳的育种亲本。也奠定了吴明珠培育出一个又一个的新品种优质甜瓜和西瓜的基础。”
(郗宣报道)
转:西南大学官网
|